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简介
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和神经检查法,问世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已建立了若干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生们对新生儿不再单纯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和成熟度评价,而是通过复杂的新生儿行为评定来考察各种影响因素,评判其中枢完整性。鲍秀兰医生根据Breazelton 和Amiel-Tison 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创立了新生儿20 项行为神经评定(Neonatal Behaviral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1990 年报告了全国12 城市正常评分范围。NBNA 实用有效,简便易学,在我国已被普遍接受。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结果评定
新生儿行为测定多用于考察某些围产期高危因素如产科用药尤其是产前镇静药及麻醉药、母亲饮酒、低出生体重等,目前更注重于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监测和评价。
1、新生儿行为(NBNA)评分的正常范围
1988年全国12城市新生儿714人(男369人,女245人)于生后2~3天、12~14天和26~28天测查3次,共2142人次。结果为90.4%的总分在39~40 分,97%在37分以上,无1人在35分以下。地区差别对评分结果无明显影响。此评分只适用于足月儿,早产儿需在纠正年龄达到足月后再测查。
2、NBNA在窒息儿的应用
1989年1月至1990年6月全国13个协作单位对145例足月窒息儿进行研究,发现窒息儿7天时NBNA<35分者,以后的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显示预后不良者占44.4%,≥35分者预后不良者占2.1%。12~14天时NBNA≤35分的14例中,11例预后不良,其中5例死亡,6例智能落后。NBNA>35分的115例中,智能落后者仅1.74%。NBNA对新生儿窒息预后评价,7天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9%和82.6%,12~14天时为84.6%和97.6%。
重症窒息儿NBNA特点是行为及主动肌张力扣分最多,应常规动态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对生后7天时NBNA<35分者或出生Apgar评分5分钟≤6分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新生儿期进行NBNA评定及以后的运动发育、认知能力、语言发育和交往能力的训练,1.5岁时智能测定结果显示窒息儿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高于常规育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而窒息儿常规育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行为测定使家长知道小儿从出生开始已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产生反应的能力,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环境和良好的育儿刺激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
3、新生儿行为在其他高危儿中的应用
新生儿行为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高危新生儿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小于胎龄儿等的监测与评价中。小于胎龄儿视听刺激反应、睡眠觉醒状态的维持、状态控制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射能力和自发运动形成能力均低下,新生儿期进步缓慢。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定向能力测查成功次数普遍较正常儿少,精力不易集中。生后1 年内追踪调查发现,小于胎龄儿6个月、12个月时Bayley智能评分与新生儿期行为测定有明显相关性,故新生儿期行为测定可预测预后,有利于早期干预。还有学者通过新生儿期行为检查,研究脑性瘫痪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早期发现,从而做到早期干预。有研究表明,在高危儿中,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和原始反射中的拥抱反射是最具动态变化的指标,也是最易受疾病影响、最敏感的指标,而其余项目变化较小,故尤其可通过对敏感项目群的观察,了解疾病的影响程度和估计预后,不仅仅是评价总分。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应用评价
特殊心绪行为包括阅读和演算困难、好动分心、脾气暴躁和个性顽劣、惧广症和学校恐惧症、讨厌理发洗脸却到处碰摸不停、整洁迅速习惯不良、投球排队和碰撞不停、以及“最近”成绩暴落和心绪脾气变坏等项目。
大部分的特殊心绪行为可由最有影响力的感觉(统合)生理失常症候群所能解释的部分,高达约30%~60%,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向来被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所忽略:其余才是由心理因素、教育方法、家庭环境、和其他未知的变数所引起的。下面分别做进一步的说明。
◎ 阅读和做算术特别困难
第2题有关阅读和做算术特别困难,在普通班中,前庭反应不足和空间形状视知觉失常联合能解释部分占29%;在学困情障学童部分,由前庭反应不足所影响的部分高占37%,由前庭反应不足和触觉防御(负面影响)所共同影响的,则高达52%,其余才由随机变异所造成。这也告诉我们,治疗学习困难孩童时,需积极治疗前庭和触觉体系,使这些感觉尽量接近正常情况后,学童的学习吸收才会显著的改善。
◎ 好动分心
第10题和第11题有关好动分心的违和,由前庭反应不足和脑神经抑制困难所共同影响达43%~57%。这表示协助好动分心的学童,要安排清静读书环境和训练心理意志来帮助功课时,如能事先或同时改善约达50%可解释的部分——前庭反应不足和脑神经抑制困难,效果会更理想,否则会事倍功半。
◎ 脾气暴躁,易感伤和顽固
这是最容易让人们误解为纯心理环境因素所致的问题。
第12题脾气暴躁的问题,主要由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所致,跟发育期运用障碍和自我形象不良都有关,也跟最近的头晕痛更有密切关系,在普通班的统计显示共同影响则占31%,在学困情障学童上的分析则显示,单从前庭反应不足和发育期运用障碍的共同影响则达62%。
第43题对自己的事敏感和容易感伤,以及第45题个性顽固不合作和没伸缩性等有关的重大影响来源,都是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和发育期运用障碍,前者还有自我形象的不良因素,这些共同影响可解释的部分达36%~44%。
这些脾气暴躁、易感伤或顽固气质的背后,除了自制力不足外,都有发育期运用障碍的倾向,显示执行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稍有不足,因此停留在暴躁、感伤和顽固的阶段,而不是进一步发掘和解决难题。我们做密集式感觉统合治疗几周后,首先看到的效果,往往是做事写字变勤快,脾气减少暴躁,个性较随和而不顽固。
◎ 惧广症,学校恐惧症(心理学称做agoraphobia school phobia)
都受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和触觉防御共同影响,前者(第13题惧广症)也易受头晕痛的影响,而后者(第19题学校恐惧症)往往还有自我形象不良的成分。普通班中,两者共同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达17%~18%。但重要意义在孩童受到感觉生理上防御性模式的主宰,因此遇到困难则表现出以逃避为主的行为。
对学困情障学童的分析显示,惧广症受到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的影响高达46%,而学校恐惧症能由触觉防御解释部分高达38%。因此治疗这些学童困难,除了重视改善心理环境外,如能进一步改进感受生理上防御性模式主宰的情况时,长远效果会更理想。
◎ 讨厌理发洗脸,到处碰触摸、不停打架
第25题讨厌理发洗脸和第28题到处触摸不停,是自己碰和被人碰的问题,常常跟打架不停一起出现,主要困难也是在触觉防御的过度泛滥,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因素的影响,在普通班能解释的部分达47%~53%。对学困情障学童的讨厌洗脸洗头和理发,从防御性感觉生理模式可解释的部分高达80%。一般对到处碰摸和破坏性行为的辅导,多从行为改变技巧着手,如能重视防御性感觉生理的过度泛滥,并加以治疗,预期的效果会更良好。
◎ 不善于投球和排队游戏,走路常碰撞东西
第47题有关“走路跑跳常碰撞东西,不善投球给同伴,排队和游戏有困难”的情形,常在班级活动中可看到这类不灵巧的同学,基本上是发育期运用障碍以及空间形状视觉失常所引起的,两者都有前庭反应不足的成分,共同影响达59%。这种情形是脑神经生理整体处于蛰伏模式,相对于过度活动或抑制困难的情况。中等以上严重情况的治疗,要从改善感觉统合整体蛰伏着手。
◎ “最近”成绩暴落和心绪脾气变坏
第61题和62题,最近的头晕眼花会让成绩暴落,或让心绪和脾气急剧变坏。孩童向来被认为故意不合作或要引人注意,其实是他们也不会形容头晕不舒服所导致的误解。这情形很普遍,跟潜伏感冒或“火气大”有密切关系,很接近女性月经前后的脾气变坏和头晕眼酸涩情形,会让学童原有感觉统合失常所致的心绪行为和学习上的困难,更面临个性瓦解或行为品性崩溃的边缘。
头晕眼花跟感觉统合失常症候群,有明显恶性循环的作用。师长如能体会出学童“最近”所发生的失常现象是生理上短期违和所致,而非故意要引人注意时,互相较能接纳,问题也将单纯化,进而积极寻求有医疗经验人士的协助,可很快把情况改善过来(参与决定头晕痛程度和附带现象的题目只有两题,因此本题目未进行复回归分析。)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NBNA)应用评价
感觉统合失常核对表,源自艾雨丝所著《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一书中,各综合症候群后面的核对表计六十六项,加上著者所观察并搜集的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情形十三项。曾长期个别试用,依测试结果和主试人员的意见,数度修正内容和用词。
发现由家长勾选相当灵敏,可筛选出孩童过度敏感或笨拙等感觉统合失常的情形。
核对表的正式预试是在台北市大同国民小学所做的,每班抽样4人合计180人,对题目做鉴别度的分析,把临界值少于3的删除,最后剩下六十四题为核对表的本文,同时把核对表标题改为较中立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核对表”,以避开过度生涩的“感觉统合失常”名词,和误导父母亲勾选得过重或过轻的倾向。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条目节选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① ≥11次
② 7~10次
③ ≤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① ≥11次
② 7~10次
③ ≤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① 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
② 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
③ 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① 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
② 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
③ 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① ≥11次
② 7~10次
③ ≤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① 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② 哭闹停止非常困难
③ 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① 上肢环绕颈部
② 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
③ 肘部未达中线
8、前臂弹回: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能进行,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原来的屈曲位,观察弹回的速度。
① 无弹回
② 弹回速度慢,>3秒钟
③ 双上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
9、下肢弹回: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新生儿仰卧,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然后松开,观察弹回的速度。
① 无弹回
② 弹回速度慢,>3秒钟
③ 双下肢弹回活跃,≤3秒钟,并能重复进行
10、guo角:新生儿平卧,骨盆不能抬起,屈曲呈胸膝位,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然后举起小腿测量guo窝的角度。
① >110℃
② 110~90℃
③ ≤90℃
11、头竖立反应(颈屈、伸肌主动收缩):检查者双手抓握新生儿上臂及胸部,两手上缘在新生儿乳腺水平,拉其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观察到颈部屈伸肌收缩将头抬起,记录头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的秒数。
① 为无反应或异常
② 有头竖立动作
③ 头和躯干保持平衡1~2秒以上
12、手握持:仰卧位,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观察其抓握的情况。
① 无抓握
② 抓握力弱
③ 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13、牵拉反应:在做手握持基础上得到有力的抓握时,检查者抬高双食指约40厘米,则新生儿会屈曲自己的上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
① 无此反应
② 只提起部分身体
③ 提起全部身体
14、支持反应:检查者用手抓握新生儿前胸,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个腋下,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观察新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持躯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
① 无反应
② 不完全或短暂、直立时下肢屈曲或头不能竖立
③ 能有力地支撑全部身体、头竖立
15、自动踏步:上面的支持反应得到后,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倾,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自动迈步的动作。放置反应:取其直立位,使新生儿的足背碰到桌子的边缘,该足有迈上桌的动作。
① 无反应
② 引出困难
③ 好,可重复
16、拥抱反射
① 无
② 弱,不完全
③ 好,完全
17吸吮反射
① 无
② 弱
③ 好,与吞咽同步
18、觉醒度
① 昏迷
② 嗜睡
③ 正常
19、哭
① 无
② 微弱或过多
③ 正常
20、活动度
① 缺或过多
② 减小或增多
③ 正常